自贡的井盐是怎么形成的?

易金矿业网 2023-01-31 19:10 编辑:admin 323阅读

井矿盐都是内陆水体沉积而成,基本上不与其他矿物质共生,也就是说,这地方原来是一个大海,后来海水被地壳埋住了,水分蒸干后留下的就是盐,所以盐矿一般一大片都是几百米厚的盐层,其中没什么矿物杂质。

井矿盐都是用水采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在盐层上打两根管子进去,一根注入清水,另一根出来的是饱和盐水(别忘了盐是溶于水的),然后将这些饱和盐水蒸发掉,就得到盐。

扩展资料:

井盐和海盐区别:

海盐是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加工后的海盐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氯化钠之外,还可能含有铜、铁、镁、钙等其他微量元素。不同产地的海盐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除了常见的白色外,也有黄褐、灰褐、淡红、暗白色的。

井盐是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成,加工后的井盐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氯化钠之外,还可能含有镁、钙等其他微量元素,其颜色一般为白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盐

盐乃百味之祖,《辞海》解释,“井盐”就是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盐。自贡因拥有丰富的地下盐卤和天然气资源,早在东汉章帝年间,我们的先民就在今天的富顺县城开凿了自贡地区的第一口盐井―富义盐井,开始了井盐生产。到清朝咸同年间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自贡业盐人抓住两次“川盐济楚”的历史机遇,开创了两个盐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而使自贡成为华夏大地上著名的盐都,并于1939年正式设立了自贡市。

近2000年的井盐生产,特别是近代以来两次厚积薄发地腾飞,构成了自贡井盐的全部历史。遍地的盐井承载和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时刻,发育和成熟了诸多的文化和思想,而这些文化和思想的集合,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井盐文化。

从井盐文化的形成来看,由于自贡地处内陆,同一些沿江、沿海城市相比,接受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因此,井盐文化更多的是生成在传统制盐业和地方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是漫长岁月的叠加和演进,其内生性远大于衍生性,也就是说,井盐文化的第一层底色是由自贡本身的地域文化铺染的。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说井盐文化生成于漫长的井盐生产历史,但这一历史应当主要是指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一次“川盐济楚”以来的井盐生产史,它是井盐文化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一时期盐业生产的高度发展,使自贡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还处于农耕社会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城镇,具备了一定的工业社会的雏形,而正是这种工业文明的影响,使井盐文化具备了更多的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的特质,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同时我们要看到,在井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较多地吸收了国内其他地域文化的因子,其中尤以移民文化的影响最为集中和直接。从本质上讲,自贡是一个移民城市,自元末明初开始,特别是“湖广填四川”以来,几百年间,大量的外来移民先后进入自贡地区。在清乾隆后期,由于四川井盐业所推行的“听民穿井,永不加赋”的盐业政策,吸引了以从事盐业运销的陕商和开办金融业务的晋商为主的外省商人的大量涌入,在极大地促进了井盐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各地域文化在井盐作用下的交流。其后,因抗战、“解放大西南”以及“三线建设”而内迁和组建的大批企业、机关和教育文化科研机构,又给井盐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沉淀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在不断丰富井盐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极大地延伸了其外延,形成了井盐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那么,井盐文化究竟应包含些什么呢?如果我们仅仅热衷于古老的楼廓、雄伟的庙宇、精致的园林这些炫目的历史遗存,那井盐文化将是符号化的,也是十分单薄的。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先人的创造中发现精神和智慧的力量,从平凡与寻常中体验非凡的劳动和生活之美,那么井盐文化的底蕴将会十分厚重,内涵也就十分丰富。因此,我们研究井盐文化,就需要从井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入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关注那些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盐商、盐工乃至盐官们的生存状况,去感受他们生存中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奋斗的艰辛、不屈的精神以及他们生活的趣味。从这个意义出发,是否可以讲,井盐文化就是在自贡井盐生产发展中形成的行业、社区和民俗文化的总和,也是盐商文化、盐工文化和盐政文化相互交融的总和。

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天然形成或盐矿注水后生成),制成的盐就叫井盐,生产井盐的竖井就叫盐井。

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战国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详)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卓筒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shēn)海井。

由于历史上井盐的运销方式和中浅丘陵地形条件,以自流井、贡井为主体的城市布局与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溪交错穿插,形成了融山、水、城为一体的“半城青山半城楼”的山林城市风貌。即使在城市中心地区,虽楼宇参差,市井繁华,却仍见山林穿插、碧水中分。在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在数百株古榕的掩映之下,仍可见到保存尚为完好的各式盐业同乡、行帮会馆,以及石板铺就的传统街区和高数十米的采卤木制井架――天车市花紫薇、市树香樟遍布全城,飞红嵌玉,将盐都点缀得更加清秀、含蓄、典雅。

盐到井里头去了,所以就成了井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