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会不会一直无限涨?如果涨到20一升物价会怎

易金矿业网 2022-08-29 21:08 编辑:茅东 297阅读

谢谢邀请!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涨,有车一族密切关注,任何涨价消息都会牵动消费者的神经。对于这个问题,我有我的观点。

“按照调价机制,油价涨幅将趋缓”。虽然油价已经连续上调了几次,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也接近80美元。按照我们成品油调价机制,国际原油价格达到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甚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油价。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30美元时,不调价或者少调价。由此可见,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我们成品油价格上涨趋势也将趋缓,不会无限制上涨,除非调价机制再次调整。

“20元每升油价将影响物价”。假设成品油价格达到20元每升,相当于现今95号汽油涨价2.5倍左右,可以预见,运输企业、快递行业受伤最重。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负担将最终传导至基础消费品,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物价指数标的物可能上涨较少)。

“不会出现大量抛卖私家车现象”。客观来讲,随着油价上涨,当下一部分人开始关注低排量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私家车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就算20元每升的油价出现,那得几年以后,到时私家车的构成要素已经转换完毕,加上中产阶级的扩大,私家车市场只会更加繁荣(虽然也会有部分人员退出),毕竟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而不是倒退的。

可以肯定地回答:油价绝不会无限涨,也不会到20一升,车该开还是得开。

无论是进口油国、出口油国,都不希望原油价格无限上升,前者成本承担不起,后者饮鸩止渴,都不是好事情。

至于说到不了20,因为我国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到130美元的原油价格后,油价不再调整,损失由政府和企业承担,2008年时就是这么做的,用国家和企业的钱,补贴油价。不过,这事现在好多人忘记了,或假装忘记。

说到油价高了不开车,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6亿,还有好些人一直在排号,车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说不开就不开的。

国际油价最大的利空是什么?国际原油还会涨到100美元以上吗?

目前来看,原油市场最大的利空是经济下行周期背景下带来的需求放缓预期。

但是对于原油市场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页岩油产能。

2009年页岩气革命以来,美国页岩油产能不断上升,从而对opec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从此失效。当油价逐渐上升到接近70美元/桶的页岩油平均出井价附近时,大量的页岩油井开始释放产能,使国际油价得以保持低位。

然而虽然页岩油为国际油价设置了天花板,但却不能控制油价的进一步下跌。因为当油价滑落到55美元/桶以下时,由于页岩油出井价高于主要产油国的传统石油出井价,大量产能会封存停产,因此不会对油价有持续的下行压力。

所以说,主要的利空还是来自于经济下行,由于经济下行,未来制造业增长下滑,对原油的需求也就下降,这导致了油价一定时间内的低迷。

但即使没有经济下行的因素,油价涨到100美元还是更为艰难了,因为页岩油产能为国际油价封顶了。

国际油价最大的利空是新能源革命,比如太能能的广泛应用,美国页岩气技术进一步成熟,开采成本继续下降。还有中国等国在此方面的积极跟进;全球高科技挖掘出各种潜在的新能源替代品等等。

国际原油价上涨到100美元的可能性完全存在。首先是因为美国和伊朗在海湾的激烈对抗,存在局部战争的风险。其次是俄罗斯和美国等石油出口国家,将成为原油上涨的赢家。

从历史上走势分析, 原油和黄金的涨跌往往是非理性的,并不一定反映世界能源供应的基本面,以及市场的供求关系。往往国际抄家会利用杠杆,在世界原油市场兴风作浪。

虽然近期原油价格走低,是基于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明显,以及国际商贸纠纷的影响。但是从海湾地区美伊双方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的态势来看,这个死结解开的概率很小。美国对伊朗的封锁,绳索只会越收越紧,而不是与此相反。

伊朗有俄罗斯在背后撑腰,不仅有几千枚中程导弹威胁以色列的生存以及美国的航母舰队。而且伊朗在核开发进程中面临核武器突破已经临门一脚。

虽然全球经济衰退,能够对冲海湾的紧张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封锁。但从世界各国的民粹主义持续发酵,冒险主义和极端势力正在逐渐占据上风的背景,原油走势将十分诡异。

而国际炒家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这么好获取暴利的机会,他们可能会时而做多反手做空,令世界原油市场无所适从。而一些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有意发出错误的导向,令各个原油进口国家在决策上产生方向性的错误。

于2007年,世界原油价格高达146美元。从这个世界记录来看, 世界原油价格上模100美元,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与此相反,如果全球经济真的开始新一轮衰退,叠加世界商贸纠纷进一步发酵,国际油价将面临下行的利空。

对此,国际社会应该有两手准备,未雨绸缪准确把握原油涨跌的趋势;并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运用。

各个能源进口大国,有必要在太阳能、核电页岩气等领域,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以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从而面对复苏迷离的全球能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