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

易金矿业网 2022-01-14 22:19 编辑:葛岚 131阅读

1.矿山占地

遥感监测显示,石炭井矿区、石嘴山矿区和汝箕沟矿区,面积约2000km2,矿山占用土地面积5510.50ha,矿山占地占整个矿区面积的2.7%,矿山占用土地类型为荒草地。其中,界内开采占地819.15ha,占总占地的14.86%,其中煤矿作为监测区主矿种占地477.43ha,占总占地的8.66%;违规开采占地156.78ha,其占地全部为主矿种煤矿,占总占地的2.85%;矿山建筑占地67.24ha,占总占地的1.22%;中转场地占地853.65ha,占总占地的15.49%;固体废弃物占地3613.68ha,占总占地的65.58%。该区矿山建筑、中转场地以及固体废弃物占地均为煤矿矿山的占地,其余建材类矿种只有采场占地,无其他类型的占地方式,可见该区矿山占地绝大部分由煤矿开采造成,而由于采煤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是该区主要的占地类型(图7-2)。

图7-2 石炭井矿区及周边矿山开发占地统计2009年

2.矿区地质灾害

通过大比例尺遥感图像解译发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降、煤田自燃、塌陷坑、地裂缝、滑坡及泥石流等共计61处。其中,地面沉降共11处,主要集中于石炭井及周边煤矿区和灵武煤矿区;地裂缝共30处,主要分布在石炭井及周边煤矿区的汝箕沟和石嘴山二矿;另外在石炭井及周边煤矿区分布5处泥石流。各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见表7-3。

表7-3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统计总表(2009年)

采矿活动排放的大量的矸石、矿渣、尾矿等废弃物,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固体松散物。石炭井、石嘴山、汝箕沟、白芨沟矿区是形成泥石流灾害主要区域,由于矿区人类工程活动频繁,露天开采严重,废石、废渣、尾矿等废弃物滥堆乱放,使河道严重堵塞,形成泥石流隐患,对矿区居民、运输、公路构成威胁。本次共调查5个矿区泥石流灾害隐患,其规模以中等为主。如石炭井市区东侧的五幢楼沟、九幢房沟一带曾暴发泥石流,这些泥石流沟均位于矿区工业场地及居民地附近。

3.矿区生态环境恢复

石炭井及周边煤矿区,为煤矿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塌陷、采矿废渣(碎石、煤矸石)堆积占地和煤火自然。塌陷区主要治理方式为矸石填埋覆土以及植树种草改造为景观绿地(图7-3),例如石嘴山一矿和二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申请资金四千多万元,使百年来采矿形成的塌陷区得到了有效治理;对于矸石堆,采用分层降坡,覆土,选择适宜的树种或灌木进行绿化,防止矸石堆因自然,淋滤等原因给环境带来污染。

现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

现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

图7-3 塌陷治理成果图

煤矿区,石炭井三矿、四矿由于已经关闭多年,厂区荒废,塌陷坑和大量矸石没有处理;大量的露天矿,采用外排土场的方式,且在建矿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剥离物堆的漫山遍野,成为泥石流隐患的物源和水土污染的罪魁祸首;灵武煤矿区做为新兴的能源基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地裂缝、地面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