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矿产资源有?

270 2023-11-22 17:28

一、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矿产资源有?

一,云贵高原的矿藏不仅储量大,品位通常也较高。

中国磷矿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 湘5省;

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在晋、豫、黔、桂4省区;

贵州汞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71%。

川、滇铜矿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的14%。

滇西是中国铅锌矿的重要储区。钨、锡矿主要集中在赣、湘、桂、滇等省区

黔、滇、桂等省区还储有丰富的金矿。

锡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及滇西,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4%与16%。其中个旧锡矿具特大型矿床规模,该地区的锡矿由锡、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伴生。

二,黄土高原地区探明有储量的矿产种类共有77种,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非金属矿产三大类。

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有大宁(大同、宁武),泌水(阳泉、潞安、晋城、阳城)、神府—东胜、准格尔等特大煤田。

还有丰富的铝土矿、有色金属、盐碱等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的潜在价值几乎占中国的一半。煤矿产量占中国的70%以上,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陆地最丰富的天然气盆地之一。铝土矿储量占中国的58%;钼矿储量占中国的36%;稀土矿占中国的95%;铌矿占中国的一半以上;铜、铅、锌、铁、硫铁、天然碱、芒硝、沸石、石膏等都居中国重要地位。

二、黄土高原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陕西黄土高原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水泥灰岩、陶瓷粘土等,尤其是煤,分布广,储量大,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煤  陕西黄土高原区是我国主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该区含煤地层众多,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为主要成煤时代。成煤环境以滨海平原型及大型内陆盆地型为主,因而煤系地层分布广,岩性、岩相较为稳定,分带明显,含煤性好,煤层一般层数多、厚度大、产状平缓,煤种多,煤质好。区内有五大煤田:神府煤田、黄陵煤田、彬长煤田、焦坪煤田和渭北煤田的一部分。  1.神府煤田  神府煤田即榆(林)神(木)、府(谷)煤田。总储量1233亿吨,探明储量1021.1亿吨,榆神府、榆林、横山三个勘探区的保有储量达796亿吨。分布在南北130公里,东西55公里的789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分三个成煤期: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府谷、吴堡南北一带,总储量699.8亿吨,地层平缓,厚度70米,可采煤层4~6层,可采厚度7.2~17.9米,以气煤为主,预测吴堡有焦煤和瘦煤;三叠纪含煤地层厚290米,含煤7~15层,5号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厚0.8~2.9米;侏罗纪含煤地层,分布在神木、府谷、榆林、横山、靖边、定边一带,含煤地层部厚250米,可采煤层3~7层,总厚8.4~21米,为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煤。神府煤的主要煤种,煤质优良,发热量高达6437~7579大卡/千克,特低硫0.23~0.57%,特低灰6~8%,不需洗选,是世界少有的高级动力煤,可与我国大同煤质媲美;煤层稳定,结构简单,基本上无夹矸,地层平缓,仅1~3度,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有的覆盖仅20~30米,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  2.黄陵煤田  分布于黄陵的店头等地,总储量33.1亿吨,探明储量27.6亿吨,为侏罗纪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浅而稳定,含煤地层厚10~150米,有三层可采煤层,总厚1~7米。店头一带,钻孔原煤灰分15%左右,硫低于1%。煤种为弱粘结煤、长焰煤和气煤。  3.彬长煤田  彬长煤田仅次于神府煤田。是陕西黄土高原第二大煤田。煤田总面积913平方公里,地跨彬县、长武、旬邑三县,以彬县为中心,东西、南北走向各30公里。煤炭总储量为68亿吨。该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地层厚50~100米,可采煤4层,属侏罗纪煤田。煤层厚度大,储量多,煤质好、埋藏浅。整个煤层分布几乎呈水平状态,未发现断层,平均厚度为16.64米,最厚处达43.87米;属长焰煤、弱粘结煤和不粘结煤。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少,灰分为14.8%,含硫0.7%,含磷0.017%,平均每千克发热量为6000~7000大卡,低灰、特低硫磷、高发热量,是理想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  4.焦坪煤田  焦坪煤田北接黄陵煤田,为侏罗纪煤田。主要是焦坪矿区,总储量47亿吨,探明储量11.4亿吨,含煤地层厚50米左右,可采煤两层,总厚度5~34米。为特厚煤层,煤种为长焰煤、弱粘结煤和不粘结煤。  5.渭北煤田的西段  陕西黄土高原南部的铜川矿区建在渭北煤田的西段,渭北煤田是我国主要煤炭产地之一。铜川矿区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6公里,含煤面积252.6平方公里,总储量5.2亿吨,保有储量约1.5亿吨。属石炭二叠纪煤田。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的下部山西组为主要煤系地层。具有开采价值的煤层为10号煤及5号煤。10号煤厚度为0.8~5.3米,一般为1.3米,为结构复杂的薄煤层。5号煤厚度为1.4~6米,一般为2.5米,为结构复杂的中厚煤层。煤种主要为瘦煤、贫煤和焦煤。铜川矿区是陕西煤炭开采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铜川市仍是陕西省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  除了上述五大煤田以外,子长、富县、安塞等地也有一定的煤炭资源。子长矿区的煤主要赋存在上三叠统的瓦窑堡组地层中。瓦窑堡组含煤30余层,唯单层煤层厚度较小,仅有1~2层可达1米以上,最厚的不超过3米。目前主要开采的有两个层位,其厚度在0.8~2.58米之间。煤层埋藏较浅,多在30米上下,层位稳定,倾角一般小于4度,地质构造简单,便于开采。子长矿区探明储量为28.94亿吨,保有储量为7.9亿吨,煤的质量较好,主要为气煤。煤的挥发分为44%,灰分25%,含硫0.3%,每千克热量为8000~8200大卡,属中灰分至富灰分的特低硫、特低磷的易选煤。可作为气化、炼油,配焦和动力用煤。富县、安塞等地的煤矿普查勘探,近年来都取得很大进展,陕西黄土高原区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林地区是陕西省泥炭储量最大的地区,以榆林县城北40公里处的孟家湾大营盘泥炭矿最大。1979年探明该区泥炭矿储量约为10万吨,属第四纪湖泊沼泽相沉积矿床。泥炭中,有机物占41.82%,灰分占50.44%,含氮1.34%,含五氧化二磷0.212%,含氧化钾0.195%。泥炭层厚0.38~1.57米,产状水平,埋深约1米。由于地下水富集,难于开采。在其它地方,如榆林桥头村,高家伙场、吴家河叉、五道河、马合、横山赵石畔等地,也有分布,但一般矿体不大,分布零散。近一些年来,对泥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泥炭除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外,研究泥炭对于研究第四纪,尤其是研究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地理环境,对于研究形成煤炭的地质环境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二、石油和天然气  陕西黄土高原是我国石油的故乡,著名的延长油田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油田。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的记载。高奴县跨今延安、安塞、志丹、延长、延川五县市,延长油田就在这里。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曾在今富县、延安一带考察过石油,他在《梦溪笔谈》一书中首次提出“石油”这个矿物名称。延长油田是我国开发最早的油田,我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就是1907年在这里建成的。  陕西黄土高原是陕西省最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主要分布在陕北斜坡带上。中生界是目前勘探开发的主要含油地层,厚度约4000米,含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及侏罗系下统延安组两套油层。延长组油层是主力油层,岩层平缓,为典型陆相岩性油,埋藏深度多在千米之内,延安组油层属于古河道砂岩体储油,油井产量比较高,但含油面积小而分散,规律性较差。境内目前已发现12个油区,总控制探明含油面积800平方公里,含气面积26.3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亿吨,其中延长油矿2亿吨,长庆油田陕西部分1亿吨,天然气储量16.6亿立方米。这12个油区是:富县直罗油气区、甘泉下寺湾油区、延长油区、延安甘谷驿油区、延安青化砭油区、安塞油区、延长永坪油区、子长油区、吴旗油区、定边油房庄油区、定边东红庄油区和定边马坊油区。除12个油区外,其它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正在加速进行。  天然气是随着石油地层而伴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经过大面积勘探,发现陕西黄土高原北部是一个大气海。在南起甘泉王家坪、富县直罗镇,北至榆林县的广大地区内,天然气的远景储量约856亿立方米。延安地区储量约为33亿立方米,榆林地区储量约为800亿立方米。  油页岩是一种灰分高,可以燃烧的有机质岩石。陕西黄土高原区内,油页岩分布广泛。油页岩生成于内陆盆地静水还原和半流通环境,常与煤层共存和相邻,矿床类型属内陆盆地沼泽相式油页岩。赋存于延长群上部,侏罗系延安组和安定组三个层位。其中赋存于安定组中的油页岩分布不广,多在煤层中呈夹层出现。目前,已知有工业价值的油页岩有两套,一套是延安组顶部的油页岩层,主要分布在延安、子长等地;另一套是安定组油页岩层,以安塞为中心,北至横山,东达清涧,南沿杏子河流域及洛河沿岸,以及宜君、黄龙等地均有分布,仅局部地段可开采利用。另外,像彬县水北沟、旬邑张洪镇、淳化安子洼等地的油页岩,厚1~50米,含油率5~7%,目前均未开发利用。  三、石灰岩  石灰岩是生产水泥、石灰、石材等的主要原料。陕西黄土高原南部的铜川一带和东北部的府谷一带为水泥灰岩的主要产地。奥陶系海相灰岩,广泛出露于耀县东南药王山、将军山及铜川市东南部,质量较好,储量巨大。奥陶系灰岩还出露在府谷北海子庙一带,沿着黄河谷地分布。目前,在这些灰岩出露区,已建成许多石灰岩矿,较大的石灰岩矿有:府谷上天桥、府谷东山、铜川黄堡石坡、铜川崖窑沟、铜川赵家山、耀县宝鉴山等。  1.府谷上天桥石灰岩矿  该矿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黄河边。矿石含氧化钙 52.94%,氧化镁1.18%,属1级品。探明累计储量573万吨。矿体埋深0~26米,层厚14.7~18.7米,倾角2~7度,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于露天开采。此矿为府谷县水泥厂备用矿源。  2.府谷东山石灰岩矿  此矿位于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黄河边。矿体分上下两层,矿石均为Ⅰ级品。上层矿矿石氧化钙含量为54.43%,氧化镁含量为1.62%;下层矿矿石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分别为53.64%和1.09%。上层矿厚1.2~2.3米,下层矿厚7.4~11.2米。探明累计储量为33万吨。矿层倾角4~8度,埋深0~12.4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于露天开采。此矿为府谷县水泥厂提供矿源。  3.铜川黄堡石坡石灰岩矿  此矿位于铜川市黄堡附近。探明累计储量约527万吨。矿石多为Ⅰ级品,大部分矿石含氧化钙53~55%,含氧化镁53%,含氧化镁

三、黄土高原的产地特征是什么?

1、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千沟万壑。

2、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因为黄土高原的地质疏松,植被较少。气候干旱,再加上受到季风的影响,当地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使大量的泥沙被冲积,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现在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

四、黄土高原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当然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长庆、延长等产油量还是很高的。

五、原产地和产地有什么不同

@张卓贤

的回答专业一些,其他的回答都是发自感觉,不过这个提问本身也不是专业性的,倒也无妨。

原产地,就像

@张卓贤

说的, COO 和很多有关,很多供货合同里会约定COO,也会限制COO,比如中东阿拉伯国家会拒绝原产地以色列,台湾政府项目会限制原产地中国大陆等等。COO 在中国需要贸促会开具,贸促会是名义上的NGO,实际上政府部门。

如何认定原产地,规则各有不同,国与国不同,项目与项目不同,需要给以应有的注意。

除了COO,还有country of production,等等,但都不是像COO那么重要的概念。

六、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产地?

长江流域是我国黑色金属(铁、锰、铬、钛等)矿产的主要基地.位于长江上游的西昌、攀枝花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矿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大冶,苏皖地区的南京、马鞍山、芜湖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磁铁矿矿产基地.滇中昆明、武定一带磁铁矿也十分发育.上述地区成为各大中型钢铁工业基地(如攀钢、武钢、马钢、昆钢等)的主要矿石来源地.除此之外,湘中、赣西及鄂西地区沉积型赤铁矿、陕西秦岭的菱铁矿、甘肃秦岭的赤铁矿等也有重要的工业价值.长江流域也是我国锰矿资源的主要产地.尤其在湘、鄂、川、黔、滇、桂诸省区的震旦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中发育沉积型锰矿及其风化后形成的氧化锰矿,是我国冶金工业的主要矿源.

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区别?

风大,没有沙尘暴,高原地区容易缺氧

八、黄土高原土壤的性状和成因?

黄土高原中部S1古土壤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成因初探 黄土高原中部S1古土壤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成因初探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富含碳酸盐物质[1].这些碳酸盐矿物一部分是由风力从源区带来的(原生碳酸盐),另一部分则是在风化成壤阶段形成的(次生碳酸盐)[2].近年来利用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同位素组成追索我国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迁,已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3,4].然而,由于已有的研究采用全岩样品,所得的分析结果可能包含了不同比例的原生碳酸盐的混合,使分析结果的解释复杂化.因此很需要对较纯的次生碳酸盐同位素组成作细致分析以求更加可信的数据

九、黄土高原纬度位置和地形特点?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东至太行山,西到日月山(青海),南抵秦岭,北侧到长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1000米——2000米,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十、黄土高原土壤的形状和成因?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黄土的成因黄土高原形成于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由黄土构成高而平坦的地面,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各种地貌。现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可分为原生黄土与次生黄土,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由原生黄土由流水搬运再沉积而形成的。黄土的来源中国黄土来源于物理风化强烈的西北区沙漠和戈壁,在高空西风气流和近地面风共同作用下,粉尘被风力从西北吹至东南,在运移过程中因气流下沉而沉积下来,而且黄土颗粒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变细。现今的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塬是指黄土覆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其周围为沟谷所环蚀,边缘由于受沟谷的向源侵蚀而参差不齐。▼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黄土峁黄土峁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梁进一步受侵蚀所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黄土的松软、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坡度大等因素,各种由于流水侵蚀的地貌比较发育,造成了黄土高原的土壤流失和土地破坏,沟壑系统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黄土高原的景色独特壮观,但是其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在此,我们呼吁每一人都应关心我们的家园!关心生态环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