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为何会出现碘131和铯137等

易金矿业网 2023-02-14 05:43 编辑:admin 288阅读

一、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为何会出现碘131和铯137等物质?

核电站主要发电原理是通过铀235裂变,裂变后产生许多放射性核素,其中部分放射性核素还会经过衰变形成其它的放射性核素,其中碘131、铯137是其中的产物,由于这两个核素较易挥发,它们就会进入大气中泄漏到环境里去,如果水泄漏,那么泄漏的放射性核素就会有很多种。

核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当然还有其它许多产生,譬如C-11,N-13等等,但由于这些放射性物质半衰期短,存活时间短,从而量很少,而主要的是I-131和Cs-137

这些是裂变产物或者裂变产物经过衰变的产物。原理就是,铀通过中子轰击之后进行裂变,裂变成为两个或者几个其他核素及释放出中子。这几个核素就是碘131和铯137的来源。

二、福岛核泄露的主要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堆芯会不断升温?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问。这也是核电站与火电站的主要区别,也是核电站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我们叫做衰变余热,主要是由一些缓发中子引起的裂变,以及这些放射性产物的衰变产生。

衰变余热的大小和停堆前的运行时间,以及停堆后的时间有关,一般停堆后,下降到7%左右,然后不断下降,最终稳定到0.7%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余热?这主要和放射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系。放射性物质的产生是由铀裂变产生,产生之后,也会发生自身的衰变。从一般的经验来看,1w的热功率在寿期末产生1ci的放射性物质,1ci=3.7*10e7次/秒,也就是相当于这么多的放射性物质,所以仍然有很大的量。比如,对于1000MW的电站而言,余热还有70MW,而1MW.hour能将1500t的水蒸发,这也是需要持续冷却的原因,也是失去冷却后,福岛核电站,继续升温的原因。

关于第二个问题,泄漏的主要是这些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量大,而且一些不稳定核素的半衰期很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种类很多,碘以及铯是两种份额比较大,半衰期比较短的元素,碘-131大概是6天,铯-131为9.7天。

关于泄漏的方式,并不是要等到芯块融化,只要包壳破裂就有一部分的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在福岛核电站释放的原因,也是由于包壳的破裂导致的释放,这部分是比较少,大概98%在芯块里面,只有不到2%在包壳与芯块的间隙中。所以只要芯块不融化,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不知道满不满意,不清楚,可以继续交流。

福岛核泄露的主要物质和污染物都是放射性b;因为地震使得冷却系统断电加上原件老化,使得堆芯无法降温导致温度上升!

控制棒就是控制核反应速度的,控制棒工作的越少,核反应越剧烈,这个和半衰期无关。

温度越高,核反应同样越剧烈,在无外界干涉情况下,温度越高,核反应越剧烈,核反应越剧烈,温度越高。还有就是控制棒是需要外界降温处理才能正常工作。

其实核反应堆就是一个控制核反应速度的核弹。

泄露的主要物质是铯、碘

一楼说的对

三、为什么在核事故中,碘I131的影响那么受人重视?难道所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都是碘131?

首先,碘-131的份额确实要比其他的核素多。反应堆核裂变产生的核素特别多,有上千种。

其次,碘-131的半衰期是挺长的,大概是8天,其余的很多只有秒的量级。

最后,碘-131容易引起内照射。甲状腺需要碘来补充,当这些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到达甲状腺后,会出现聚集,从而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其他核素更多的是外照射,这种影响会小很多。

这应该是主要要关注的原因,希望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首先,释放出来的碘-131以气溶胶形式存在,可以在大气中漂浮并随大气到处“扩散”;其次,碘-131被人体吸收后会在甲状腺中聚集,直接伤害甲状腺;再者,碘-131属β衰变(铯-137半衰期为30年,γ衰变),对人体组织的伤害比较严重(同比γ射线)。

所以,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会比较关注碘-131的释放,而远距离探测也基本上是针对碘-131(铯-137基本上会在近距离随尘埃沉降到地面,扩散距离不会很远)。

四、请问一下碘131治疗是什么意思

碘131是碘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通过其放射性,杀伤部分甲状腺泡膜上皮细胞,降低甲状腺的功能,从而达到甲亢的治疗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