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最新版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其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特点,根据表16.2.1 进行选择。
注:l 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应力监 2 H 为挡墙高度。
边坡工程应由设计提出监测要求,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
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3 个观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
2 锚杆拉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杆,测定锚杆(索)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3 非顶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的5%,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应少于锚索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3根;
4 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
5 一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应少于二年。
边坡工程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监测方案;
2 监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
3 监测各阶段原始资料和应力、应变曲线图;
4 数据整理和监测结果评述;
5 使用期监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高边坡指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者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
对于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的边坡,其边坡高度因素将对边坡稳定性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其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应进行个别或特别设计计算,这些边坡称为高边坡。
三、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在公路、铁路、矿山、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开挖土石方,而这些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失衡。由于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而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以防止边坡破坏、水土流失,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边坡绿化以种植草本地被为主,一般应选择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同时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丛植、列植等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形成不同景观的植物群落。
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配置的技术原则是:以水土保持为主,兼具生态景观效果。边坡防护要考虑对整个植被进行逐步恢复,应以林草植物为主进行生态模式配置,有利于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边坡景观和护坡效果。
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意保持生物多样性,营建乔、灌、草结合的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景观群落,有效增加绿量和绿叶面积,挖掘单位面积上的潜在生态力,提高叶面积指数。整个绿化沿线应注意立体空间上的线条变化和节奏感。
边坡绿化常用的几种施工工艺
1、喷砼(绿色)工艺
坡度较陡且稳定性较好的坡面,可采用此工艺。
施工工序:制作安装坡面锚钉及泄水孔 → 挂网(加强筋连接)→ 喷砼(绿色)→ 砼养护 → 拆除脚手架
2、喷混植生工艺
首先喷射不含种子的混合料,喷射厚度6~8cm,待第一次喷射的混合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紧接着第二次喷射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加入过筛后的泥炭土、腐殖土、粘结剂、纤维、缓释复合肥、保水剂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材料。
工序流程:坡面处理 → 铺网钉网 → 喷混植生 → 回填种植土 → 养护
3、客土吹附工艺
在坡面较陡的岩面或岩土面上,利用喷播设备将经过一定比例混合的客土喷射到挂有铁丝网的坡面上。
工序流程:坡面处理 → 铺网,钉网 → 覆土,喷射客土及种子 → 养护
注意事项:
①铺网:选用网孔为4×4cm或5×5cm的镀PVC或镀锌菱形铁丝网铺设坡面,长度根据需要裁剪,坡顶延伸不低于50cm,开沟并用桩钉固定后回填或埋入截水沟中。坡顶固定后自上而下铺设。左右两片网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钉网:针对石坡面情况采用“L”形Φ6~8或其它型号的钢锚钉或竹锚钉,锚钉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150~400mm。
②客土吹附:将过筛腐殖土、草纤维、泥炭土、缓释营养肥、粘合剂、保水剂、水等混合材料用喷播机充分搅拌,然后通过喷播机将材料及种子送至坡面,喷附到预先固定在坡体上的铁丝网上。
4、液力喷播工艺
在坡度达到小于一般土壤稳定坡角且本身具有植物生长的土壤,具备了人工回填土后液力喷播完成植被建植和恢复的条件时,可采用液力喷播工艺。液力喷播工艺是将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加入过筛的腐殖土、草纤维、粘合剂、保水剂、缓释复合肥等搅拌均匀后,均匀喷射到边坡表面上,喷射厚度2~3cm。
工序流程:坡面修整 → 覆土或客土吹附 → 液力喷播 → 养护
5、植生袋法
利用边坡岩面本身的凹陷处,在凹陷处下部采用植生袋围堰,植生袋内装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耕植土、有机基质、保水剂、肥料,在围堰内填土,种植灌木为主;或在坡面外侧直接用植生袋梯形叠砌,形成一层植生袋面层,通过该植生袋内种子的生长来绿化边坡。
工序流程:植生袋灌注 → 植生袋堆砌 → 植生袋加固 → 养护
6、鱼鳞坑开挖工艺
在条件许可的边坡,通过风镐或小爆破来开挖适当的鱼鳞坑,在坑内填土,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鱼鳞坑开挖的一般要求:坑0.5×0.5m,坑深0.5m,间距2m,交叉开挖呈梅花状。
工序流程:风镐或小爆破成坑 → 槽内装填种植土 → 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 → 养护
7、种植槽工艺
在陡峭的岩质边坡面上,利用工程锚杆固定和钢筋混凝土梁板形成种植槽,在槽内的种植土上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
工序流程:搭设脚手架 → 锚杆成孔、制作 → 钢筋混凝土梁板槽浇筑 → 槽内装填种植土 → 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绿化 → 养护
四、水电水利边坡设计规范
在水利工程中,图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以下是水利图纸中常见的一些字母和符号及其代表的含义:
1. A:表示标高线位置
2. B:表示栓点位置
3. C:表示混凝土位置
4. D:表示点位、计算、检定
5. E:表示阀的位置
6. F:表示流体的流动方向
7. G:表示排放口位置
8. H:表示水位位置
9. I:表示水泵的位置
10. J:表示检修口的位置
11. K:表示桥的位置
12. L:表示自来水管的位置
13. M:表示水表的位置
14. N:表示水阀的位置
15. O:表示沉淀池位置
16. P:表示水箱的位置
17. R:表示降水口的位置
18. S:表示河道、水库、坝的位置
19. T:表示排污的位置
20. V:表示钢筋的位置
21. W:表示水管的位置
22. X:表示管道交叉口
23. Y:表示高压线的位置
24. Z:表示低压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字母和符号仅仅是常用的一些代表,并不是所有水利图纸都会使用到。在具体的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字母和符号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需要根据图纸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理解。
五、水电工程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一是防雷电伤害。加强线路防雷工作,提前完成对输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的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的检查处理,对于雷击故障频发的山区线段、易击杆采取加装避雷针,避雷线等针对性措施;对于健康水平较差、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输电设备,制定运行控制措施。
二是防通道树木障碍。针对平顺境内山林茂盛、线路通道复杂的情况,积极开展线路通道治理工作并作为迎峰度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走廊的巡视检查,及时统计,制定整治方案,积极主动联系当地林业管理部门,本着和谐发展的原则修剪、砍伐不满足运行规程要求的树木。
三是防过设备负荷。加强重负荷和瓶颈输配电线路的监测,做好运行记录。重点开展“三跨”线路的双挂改造。加强对跨区、输送潮流较大重要输配电线路的特巡和夜巡,针对性开展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限距的测量,并做好跟踪记录。
四是防外力破坏。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发挥三级护线网络的作用,积极组织沿线村民护线员、农电工,及时制止威胁线路、电缆运行的土方开挖、吊车作业、开山放炮、烧荒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行为。
五是防地质灾害。加固塔基,修整护坡和导水沟道,防止雨水冲刷对铁塔基础构成威胁。加强输配电线路特殊地段,如采空区、采石场、跨河床等附近的巡检,特别注意近期因基建等工程引起的线路改线的杆塔运行情况,对巡检中发现杆塔基础倾斜、导线受伤、地质变异等严重影响线路运行的隐患、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
六是防用户连带。对所辖高危用户进行安全用电检查,积极与用户沟通,督促用户做好设备的检查与防护。尤其对T接有重要、高危用户的公用线路,进行重点巡视,并将高危用户应急供电方案作为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对用户自行维护的专用线路,督促用户进行定期巡视,清除线路障碍,争取做到主干线的零缺陷运行,确保不因用户电力设施故障影响主网安全。
六、水利水电工程边坡按成因分为
加固方法是排水:为了使滑坡体的抗滑力下降,可利用排水利截流方法使水不进入边坡岩体内可以来用粘土水泥砂浆等堵塞边坡岩体中的张裂缝;
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岩、土体在一定坡高和坡角条件下的稳定程度。按照成因,边坡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两类,后者又分为开挖边坡和堤坝边坡等。按照物质组成,边坡分为岩体边坡、土体边坡,以及岩、土体复合边坡3种。按照稳定程度,分为稳定边坡、不稳定边坡,以及极限平衡状态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