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勘查规范明确规定了地质统计学法、SD法应用于工程间距的确定和资源储量的估算。它必然对推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重点评述这一新规定对推进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重要意义。
1.我国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回顾及有关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估算储量的方法是引自前苏联的,在长期实践中也有所改进。但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随着矿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技术人员从矿产储量管理和矿业开发的实践中,深感传统储量估算方法有局限性,难于适应现代矿业发展的需要。1977年,美国福禄尔公司将国际先进的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克立格法)带到了我国,这对我国矿产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从单纯的勘查阶段的储量估算,放眼矿山的储量动态管理。地勘管理部门、矿山设计单位、矿山企业、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一批专家开始致力于该种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频繁。1990年,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在有关工业部门支持下,将推进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的应用列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认为在适用的条件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储量,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促进勘查的储量估算与设计的储量估算和矿山生产的储量动态管理能够密切结合有着重要的作用。1995年全国储委办公室曾发文试行《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和审查提纲》,对推进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的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国第一份采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及软件系统提交的储量报告,是1993年提交的陕西洛南县驾鹿金矿的勘探报告,由全国储委支持,陕西省矿产储量管理局组织审查通过。1995年,全国储委办公室组织审查并通过了我国第二份采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提交的山西省灵邱县刁泉银铜矿床地质勘探报告。此后陆续有运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提交储量的报告,但在每年提交的报告总数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不过在这一时期,矿山设计单位和矿山企业在引进相关软件以及用于估算储量和生产管理方面,却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国外的软件在我国富家坞铜矿、德兴铜矿、永平铜矿、城门山铜矿等大型矿山已成功应用。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矿产地质勘查业中,应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提交资源储量报告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从1977年引入,到1993年提交第一份应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储量的报告是15年时间,第二份是再隔了两年后才提交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培训促推广问题。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资源储量,无论是数学原理上,还是具体使用操作上,都与传统方法不同,了解接受和实际应用确有一定的难度。而扎扎实实的培训工作尚欠经常和广泛,使得勘查技术人员接触和学习机会不多,也就较难摆脱惯于使用的传统方法的束缚。
2)旧体制影响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矿产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的投资和业务工作由不同部门分别进管理的体制,妨碍了勘查与设计、开发的有机联系。目前,这种影响并未完全成为过去。从方法技术上,勘查、设计、开采三个阶段统一利用数据资源,是实现信息化和生产动态管理的重要条件,但勘查期间的资源储量估算还未能从主观上去考虑设计和开采的需要。要摆脱旧体制影响,改变上述状况,矿产资源开发投资者是关键,投资者必须首先冲破这种影响,将勘查、设计、开采三个阶段对资源储量估算的技术要求统一起来。
近年来,也有有远见的勘查开发投资者十分注重使用先进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注重生产动态管理的情况,他们充分认识到“地质统计学是目前西方各国地质和矿业界非常通行的一种地质研究和储量计算方法,”因此,在使用传统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同时,引进地质统计学方法对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并将计算结果列入地质勘查报告。目的是“对矿床开发的地质资源研究、储量的动态管理和矿山设计、生产计划编制微机化打下基础,同时对传统方法储量计算进行验证。”“为企业今后生产过程中储量的动态管理、矿山设计提供良好条件。”“高度重视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的储量,依据市场的变化实行储量动态管理。”这种前瞻性值得我们的矿业开发投资者效法。
上述情况更使我们明确:推进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基础条件是在地质勘查技术标准中作出明确规定,而决定条件是勘查开发投资者的需要。
2.加强宣传、培训,推进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
为了改变上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在地质勘查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条件下,应当:
1)面向勘查开发的投资者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投资者树立应用国际通用的、先进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软件是走向矿业信息化、实现矿山生产动态管理的重要途径的观念,从而注重应用国际通用的、先进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软件;
2)面向投资者和勘查单位组织国际通用的、先进的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方法和软件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被投资者和勘查者广泛接受,促进新方法的实际应用;
3)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将国际通用的、先进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软件应用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业务中,充分发挥评估机构和矿产储量评估师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